麻將胡了晚明張宏(1577—1652后)《止園圖》冊是一套描摹止園的園林繪畫。止園位于今江蘇省常州市,園主為明代常州文士吳亮(1562-1624)。該冊繪于1627年,現(xiàn)存二十開。個中第十三開所繪的是南池(圖1),池呈矩形。現(xiàn)名為“矩池-碧浪榜-蒸霞檻”。畫幅對岸有百株桃樹,畫中桃花瑰麗。池的左側為長廊,右側朦朧一條幼徑?!吨箞@記》稱,吳亮每次走到此處,都市身不由己的誦起李白詩句:“桃花流水杳然去,別有天下非人世?!弊阋燥@示主人吳亮造景的居心:廣植桃樹尋覓人世瑤池。吳亮作《桃塢》亦可意會其桃源造景的企圖,詩云:“咫尺桃源可問津,墻頭紅樹擁殘春。故園自有成溪處,不學漁郎欲避秦?!盵1]
止園造景對桃花源意象的行使,雖僅反應有明一代私田園林的一個側面,但由此可能窺視明代江南私田園造園用典意象。明代江南私田園林的興修,常借用玄教瑤池,這些瑤池的顯露概略分可為三類:一為海上仙山;二為洞天勝境;三為桃源瑤池。私田園林中瑤池的興修,往往成為園林中的勝境或點睛之筆,正在園林興修中起到不行低估的效率。存世的園林繪畫中,有相當一個別描摹這類瑤池的作品。本文即盤繞著園林繪畫中的瑤池顯露張開,圖謀摸索瑤池意象正在園林繪畫中的區(qū)別浮現(xiàn)體例,圖像的源流及其與景觀之間的相閉,以及繪造瑤池圖像背后的心緒等要素,進一步明了其園林繪畫中瑤池顯露的企圖。
圖1 明 張宏《止園圖》 第十三開 《矩池-碧浪榜-蒸霞檻》 紙本設色 32cm×34.5cm 1627年 加州伯克利景元齋藏
正在園林中興修瑤池,有著長遠的汗青?!妒酚洝份d昔年漢武帝修造修章宮,正在宮中修池,池中修三座高臺,以標記海上三神山。自此,天子與文士關于瑤池的興修就沒有遏造過。但目前而言,依照楬橥的圖像材料,正在圖像中顯露園林瑤池可能追溯到唐代。
唐代畫家盧鴻一(?-740前后),也稱盧鴻。畫有《草堂十志圖》,凡是稱其為《草堂圖》。“十志”,原本是草堂圖所畫的十個景點,憑據(jù)《云煙過眼錄》記錄,十個景點分手是:翠庭、洞玄室、草堂、樾館、期仙磴、滌煩磯、云錦淙、金碧潭,倒景臺、林煙臺。個中三景,洞元室(圖2)、枕煙廷(圖3)與期仙磴皆帶有玄教瑤池顏色。
盧鴻為唐代聞名蓬菖人,《舊唐書》載:“盧鴻一字浩然,本范陽人,徙家洛陽。少有學業(yè),頗善籀篆楷隸,隱于嵩山。開元初,遣備禮再征不至……仍令府縣送隱居之所,若知朝廷得失,具以狀聞,將還山,又賜隱居之服,并其草堂一所,恩禮甚厚?!盵2]實質大意為唐玄宗欣賞盧鴻,三詔見乃見,但盧鴻據(jù)不膜拜,天子不違其志,賜米、絹、蓬菖人服以及草堂一所,歸嵩山隱居。
盧鴻字浩然,本范陽人。山林之士也,隱嵩少。開元間以諫議大夫召,固辭。賜隱居服、草堂一所令還山。頗喜寫山程度逺之趣,非泉石、膏肓、煙霞、痼疾得之心應之手未足以造此。畫《草堂圖》,世傳以比王維《輞川草堂》。蓋是所賜,一丘一壑,本身足了此生。今見之筆乃其志也。今御府所藏三:窠石圖一;松林會線 唐 盧鴻(傳)《草堂十志》之“枕煙廷”尺寸不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
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傳盧鴻《草堂十志圖》卷,是由多個景點構成的一個長卷。學界雖有區(qū)其余主張,但以吳堅定考據(jù)的為五代摹本最為有說服力[4]?!恫萏脠D》正在宋代時已有多個摹本,最為聞名確當為李公麟(1049-1106)摹本。李公麟,字伯時,號龍眠居士,安徽舒城人。宋厲密記錄盧鴻《草堂圖》,“今所存者八,而遺其草堂、樾館二”。李伯時曾臨盧鴻《草堂圖》,臨當時所存八幅,后又補出掉失的兩幅。厲密之友壬子慶得李伯時摹本,其后有李伯時、秦觀、朱長文等人正在每個景點的題詩。李氏摹本題跋的實質與臺北故宮博物院藏(傳)盧鴻《草堂十志圖》實質險些一概,筆者比對了十個景點的題跋,僅有少個別錯字或誤用之字區(qū)別??梢妰蓚€版本,應出于一個泉源,足以顯示出《草堂圖》摹本的安寧性。李伯時臨《草堂圖》后曾作一首詩:
甘泉修章空草澤,甲第紛紛誰復數(shù)。嵩岳征君一草堂,卻有繪圖傳萬古。巖巒奧勝帶煙霞,曠望幽盤那里所。微茫短幅幾摹仿,便覺市朝如糞土。輞川別業(yè)王維畫,君陽山記希聲敘。胡將冰雪污塵囂,周圍雖勝非吾侶。[5]
李伯時正在詩中表彰了盧鴻的《草堂圖》比漢武帝的甘泉、修章二宮還要有性命力,并表達山林之志,稱王維的輞川別業(yè)雖勝,但卻不是本身的伙伴,以是,李伯時正在《龍眠山莊圖》(圖4)中將王維的別墅換成了盧鴻的草堂。足見出盧鴻的草堂正在李伯時心中的位子。
洞元室者,蓋因巖作室,析理講玄,室反天然,元斯洞矣。及邪者居之,則假容竊次,妄作虛誕,竟以盜言。詞曰:嵐氣肅兮巖翠冥,室陰虛兮戶蕓迎。披蕙帳兮促蘿筵,講空空兮覈元元。蕙帳蘿筵兮洞玄室,秘而幽兮貞可吉。返天然兮道可冥,繹妙思兮草玄經(jīng),結幽門兮正在黃庭。(見圖2題跋)
取名“洞玄室”,并非不常。洞玄是玄教經(jīng)典三洞洞玄部的名稱,取其名不但意味著盧鴻對玄教洞天的熟練,同時,也意味著景仰。盧鴻所隱居的嵩山,為玄教洞天圣地,唐代司馬承禎(639-735)《天下宮府圖》中將其列為玄教三十六洞天之第六洞天,名曰司馬洞天或司真洞天。
枕煙廷者蓋特峰秀起,意若枕煙。秘廷凝虛窅若仙會。即楊雄所謂爰靜神游之廷是也,可能超絕紛世,永絕清白心靈矣,及機士登焉,則寥聞戃恍,愁懷情累矣。詞曰:臨泱漭兮背青熒,吐云煙兮合窅冥。怳歘翕兮沓幽靄,意縹緲兮群仙會。窅冥仙會兮枕煙廷,竦魂形兮注視聽。聞夫至誠必感兮祈此嶺,絜顯氣養(yǎng)丹田終仿像兮觀靈仙。(見圖3題跋)
《草堂圖》中“期仙磴”一景,題詩文“山中人兮好圣人,遐念聞此兮欲飛煙,鑄日煉液兮佇還年”更流暴露對仙道渴仰的思念園林。
因巖作室,山洞之士,即蓬菖人的稱呼,先秦文件曾經(jīng)閃現(xiàn)。李伯時歸隱舒城后,置龍眠山莊。所作《山莊圖》顯示,李伯時仿造盧鴻草堂修立別業(yè),并以自然山洞舉動隱居與玄講的景點。李公麟固然也敬仰王維的輞川別業(yè),但正在《山莊圖》中,卻用盧鴻的草堂代替了王維別墅。這種調換,也成為宋自此山川畫中常閃現(xiàn)草堂或草亭的圖像出處。由此,草堂擁有卓殊的標記事理。李公麟的《山莊圖》,每處草堂的表圍皆以圓形圍繞,或是用干草或是修葺的石臺,如秘荃庵一處便是修立正在一近圓形的石臺之上,其余鄉(xiāng)茅館等幾處修立皆用相像干草圍成圓形圍墻。這同盧鴻《草堂圖》所繪草堂構造向來?!渡角f圖》關于山洞這一母題的顯露,就閃現(xiàn)三處,以至通盤畫面都是盤繞著山巖實行擺設的。如個中延華洞一景,題詩為:
固然,李公麟為居士,但宋代中后期閃現(xiàn)的三教合流的思念使得文士的信心不再限度于某一宗教信心。從盧鴻、李公麟隱居后所興修的景點可能看出文士對玄教洞天寰宇的景仰。
唐代銅鏡閃現(xiàn)一種山川園林的顯露體例,1965年三門峽市印染廠出土唐代憲宗元和四年(809)銅鏡,銅鏡定名為“六出海島人物鏡”(圖5),此鏡所繪造的圖式分明是海上仙山的形式。一仙島位于汪洋偉大的大海中,島上有草堂修立還奇花異草等人居境遇。別的,倪葭楬橥一幅私家保藏的唐鏡[7](圖6)。鏡面所繪山川園林,水焦點置一假山,近景太湖石,中景偏右有一茅亭,一高士神情人物趺坐亭內。池中有蓮花、鴛鴦兩只,池水周邊樹木圍繞。此鏡也是取海中仙山的圖像形式。由此,從圖像質料中也可能看出,唐代園林的構造曾經(jīng)閃現(xiàn)玄教瑤池的意象了。
假使中國的私田園林早正在北魏、宋代就相當隆盛,以至被業(yè)界稱之為“中國園林的洛陽時間”。南宋今后江南私田園林也日漸榮華,青出于藍,被譽為“中國園林的江南時間”。然而,因為朝代更替之際,烽煙頻仍,宋代大個其余私田園林被毀壞了。直到元末江南才閃現(xiàn)私田園林興修的新飛騰。正如顧凱指出:“元末姑蘇“獅子林”、昆山顧瑛“玉山佳處”、松江曹云西“曹氏園池”、無錫倪瓚“清閟閣”等尤為聞名?!盵8] 元代玉山雅集之主顧瑛(1310-1369)的園林不止一處,個中有一處曰“幼桃源”。楊維楨(1296-1370)作有《幼桃源記》?!坝滋以础彪m為隱居之所,但楊維楨文中無不顯現(xiàn)著“幼桃源”興修乃關于瑤池的景仰?!队滋以从洝逢P于明了元、明私田園林極為緊張,尚未惹起學界珍惜,茲不避其長,全文如下:
隱君顧仲瑛氏,其世家正在谷水之上,既與個中為東西第,又稍為園池西第之西,仍治屋廬個中。名其前之軒曰“問潮”,中之室曰“芝云”,東曰“可詩齋”,西曰“念書舍”。又后之館曰“文會亭”、曰:“書畫舫”,合而稱之則曰“幼桃源”也。仲瑛才而倦仕,笑與閑居,而適以閑居余。余低昆,仲瑛必迎余桃源所,清絕如正在壺天,四季花木晏溫常如二三月時,殆不似人世世也。余既預?而落室,仲瑛且出文未板求余志牓屋顏。余聞宇宙稱桃源正在人世世者,武陵也,天臺也,而伏翼之西洞又有幼者云。據(jù)傳者言:武陵有父子無君臣,天臺有佳偶無父子也。方表士好引其□認為高,而不行能入中國人之訓。其象也,暫敞亟閟;其接也,陽示而陰諱之,使人念之,如模糊幻景,然不行倚信。雖曰笑園,若彼吾何取乎哉?若今桃源之正在顧氏居,非將讬之引諸八荒表也。入有親以職吾孝也;出有弟以職吾友也;交有朋齊戚黨以職吾任興□也;子孫之出任于時者,又有君臣之義以職吾惠與愛也。桃源要是,豈傳所述武陵、天臺者可較劣哉?然而必桃源名者,留侯非不知赤松子之恍惘也,而其言曰:吾將棄人世事從之游。知之者認為假之而去也。仲瑛氏亦將假之焉云爾?仲瑛齒雖強而志則息矣,其桃源其息之所寄乎?而猶認為幼云,如伏翼者幼寄云耳,固不行大絕俗而去已?;蛟唬豪ニ仔畔晒恚踬F大族,有駕航冀風一引至殊島,見仙境母、東方生,乞千歲果啖之。而顧氏家弗能從此幼桃源之名于昆也。仲瑛聞予前說,喜中其志。又聞后說,而喜人之億個中也。并書為記。至正八年秋七月甲子會稽楊維楨書。[9]
顧瑛幼桃源的擺設清絕如壺天,其花木如人世二三月的春天凡是。楊維楨以是拿當時廣為人知的人世桃源武陵、天臺與之做比,反而以為其不若顧瑛之幼桃源,楊維楨愿從顧瑛游。又舉出昆地信心仙鬼的民風,大族如顧瑛或可至殊島,見西王母、東方朔啖永水果得永生,也未嘗不或許。顧瑛聽到楊維楨這樣評議,心中應相當歡喜??赡芸闯?,楊維楨是真解人。楊維楨《幼桃源記》把顧瑛整座園林便比作壺中天。幼桃源內部的興修,依照上述楊維楨的記述,分明取用玄教瑤池的多種意象。幼桃源不但是顧瑛避世的場合,且反應出顧瑛由避世轉向對仙道的企慕。顧瑛幼桃源的興修形式引頸了明代以降姑蘇文人興修園林的理念。討論園林的學者指出,姑蘇的留園、網(wǎng)師園、退思園等皆呈壺天組織。同時反應出文人隱居居處尋求的新蛻變,記號著江南園林新的動向。
文人隱居前有王維的輞川、盧鴻的草堂、杜牧的樊川草堂、李公麟的龍眠山莊,這些皆為文人隱居的典型寓所。個中盧鴻《草堂圖》與李公麟《山莊圖》皆取玄教洞天舉動瑤池意象。王維、李公麟的別業(yè)皆位于原野的山林中,蜿蜒數(shù)十里,山中山洞成為自然的隱居講道之地,得天獨厚。誠如柯律格指出:“唐—元功夫園林景觀畫以描摹天然景象為核心,這種景況正在明代爆發(fā)了蛻變。” [10]元明今后文人所興修的私田園林,凡是位于都市之中或市郊,越發(fā)姑蘇一帶少山,私田園林若念有山川的天然意趣或表達對仙道的景仰,就必要借幫人為疊石或興修洞窟來告竣。顧瑛的“幼桃源”便是這一轉嫁的劈頭。
明代園林繪畫中對仙山借用的最先要推沈周。南京博物院藏沈周《東莊圖》,個中有三景與玄教相閉,分手是:“振衣岡”、“鶴洞”與“全真館”。
蘇之地多水,葑門之內吳翁之東莊正在焉。菱濠匯其東,西溪帶其西,兩港旁達,皆可周而至也。由凳橋而入則為稻畦,折而南為桑園,又西為果園,又南為菜圃,又東為振衣臺,又南、西為折桂橋。由艇子浜而入則為麥丘,由荷花灣而入則為竹田。區(qū)別絡貫,其廣六十畝。而作堂個中曰續(xù)古之堂,庵曰拙修之庵,軒曰耕息之軒,又作亭于南池,曰知笑亭。[11]
南京博物院藏沈周《東莊圖》冊有二十一景分手是:東城、菱濠、西溪、南港、北港、稻畦、桑洲、果林、振衣岡、鶴洞、朱櫻徑、折桂橋、艇子浜、麥山、荷花灣、竹田、全真館、續(xù)古堂、拙修庵、耕息軒、曲池與知笑亭。依照董其昌的題跋可知,這套頁數(shù)本來為二十四景,佚失了三幀。依照李東陽《東莊記》,佚失的三幅分手是凳橋、菜圃與荷花灣。
“振衣岡”(圖7)一景,此景的圖式分明的來自于盧鴻《草堂圖》之“枕煙廷”。從畫面山丘的場所、狀態(tài),樹干與人物的式樣以及遠山的增加,正在正在都表清晰該作品與“枕煙廷”之間的閉聯(lián)。吳雪杉對沈周《東莊圖》冊有較為深化的討論,他實地稽核了東莊所正在的場以是及各個景點的遺存,指出“沈周畫出了不存正在的遠山,只但是蓄謀識地成立,用某種村莊滾動的山巒營造某種悠遠的氣氛。”并以為“振衣岡”的高度不會高城墻,高然而9米[12]。誠然,吳先生的實證心靈令人欽佩,然而,這種以圖像與假設的實地對讀的技巧并非是有用的解讀技巧。很明確“振衣岡”是對《草堂圖》之“枕煙廷”的移用。即使吳融也正在園中堆土山曰“振衣岡”,但畫者可能有多種角度顯露,而“振衣岡”的圖像組織皆顯示出與“枕煙廷”的內正在閉聯(lián)。不難看出,該圖更多地來自于圖像的守舊而非實地景觀。這種做法正在文徵明《拙政園三十一景圖》多處頁數(shù)皆可能看到[13]。依照《蘇州志》中“又東為振衣臺”與李東陽《懷麓堂集》稍有相差,《懷麓堂集》作“又東為振衣岡”?!皩蓖芭_”,皆為營造一高地,使視察者心靈得以提拔。前述漢武帝池中筑高臺標記仙山,以招引神仙。別的,臺正在玄教修立中凡是稱“崇玄臺”,明代版畫中玄教宮觀修立也有“飛升臺”之稱,其主意皆為登臺期許與神仙相會。從通盤畫面來看,很明確,沈周借用了“枕煙廷”的圖式來顯露“振衣岡”,其主意粗略是為了感奮心靈??侣筛裾谥v到明代園林中“高地的做法,引申超群種閉于“高”的文明寓意。這些寓意征求“一眼盡正在目”,可能看到全景的攬勝旁觀的登臨之感,也標記著心靈品行以及所惹起的懷古遐思[14]??侣筛裆朴趯σ粋€詞語的橫向開掘,盡或許開采出該詞正在明代的總體寓意。然而,園林文明中置高臺的淵源來自于道家關于神仙企慕人的宗教動機。活著俗的園林文明中,逐步演化為心靈的掃蕩與超越(如文徵明《拙政園三十一景》“意遠臺”,與“振衣岡”相似,皆屬于此)。石珤有題吳寬另一冊《東莊圖》之“振衣岡”云:“振衣復振衣,高岡出林杪。下見凡間飛,西望青山幼。” [15]正在明人的視像中,登臨振衣岡確有出塵之意。正如梁莊·愛倫關于園中“高”的明了:道家雅好山川的宗教動機,正在于通過與天然美景融為一體來告竣出離世俗的主意[16]。
明代張鈇(生卒年不詳)《畫陸深顧豐堂會仙山圖》(圖8),更能證明文人造園關于仙山、瑤池的渴仰。陸深,字子淵,上海人,明弘治乙丑(1505)進士,官至詹士府詹士兼翰林院學士。會仙山是陸深園中的一處假山,因陸深憐愛泉石,親友知心多送佳石贈之。陸深將雅石堆疊正在北莊愿豐堂的,積成假山數(shù)峰,總稱會仙山[17]。張鈇,字子威,慈溪人。張鈇于正德乙亥(1515)訪陸深,便請張鈇作圖以紀。圖中可見一處廣漠的院子,各類式樣的名石凌亂堆疊正在一處平臺,旁邊用隸書寫著石頭的名字,如含糊仙、紫芝、紫云、呂公、劍石、蓑衣真、麻衣道者。依照張鈇題記的實質,石頭的起名是與各自的表局面樣閉系?!皶缮?,以形似名也……若兩口相沓,曰呂公。西一峰麻衣道者,其紋皴斮,麻衣似之。又一峰曰蓑衣真人,其紋纖麗,蓑衣似之?!焙芍笍埲S,麻衣道者為能觀宋代錢若水運勢的老衲,呂公為呂洞賓。此種將神仙、仙草比作名石起名的做法,猶如更顯示出主人陸深對仙道的渴仰。
明代中期自此,對海山三山瑤池的借用要數(shù)王世貞(1529-1590)的幼祇園。這座園林是正在梵剎的根底上設立起來的。但幼祇園林景點的興修,許多景點反應出對玄教瑤池借用。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錢榖(1508-1579后)《游記圖》第一幅便是描摹王世貞的《幼祗園》(圖9),王世貞幼祗園是正在幼祗林的根底上修造起來的。王世貞原具有一座園林,叫離薋園,因間隔縣衙較近,每每聽到訴訟爭吵的音響,令人煩惱。后王世貞購得隆福寺西一塊土地,入手修幼祗園。據(jù)高居翰、黃曉、劉珊珊的討論,幼祗園始修于隆慶年間(1567—1572),一入手,因王世貞取得一批佛經(jīng),于是修了一座藏經(jīng)閣,正在內部誦經(jīng)清修。祗園是佛祖說法之地,以是王世貞將此園定名為幼祗園。工程陸續(xù)了十年,直到1576年王世貞致仕返來,方告竣。幼祗園又叫弇山園,以王世貞的號定名。弇山二字取自莊子,指代圣人寓所。園北絡續(xù)疊成三座弇山,個中以中弇興修最早,西弇、東弇相次完工,三弇皆以名石疊成,以標記“海上三山”。王世貞以至還念正在山前立座牌樓題寫“海上三山”字樣[18]。園中三弇山,中弇位于廣心池焦點,是通盤園林的點睛之筆,也是花費最為騰貴之處。別的兩山,通過月波橋、東泠橋與中弇相連,儼然“海上三山”。由此顯示出王世貞身上三教統(tǒng)一的思念。王世貞固然從前奉佛,但老年尤信玄教。曇陽子事務后[19],王世貞與王錫爵兩人一同削發(fā)書了道。幼祗園內尚有一處院子為含桃塢,院內遍植桃樹,粗略也是取桃花源之意象。王氏的幼祗園固然是正在修造藏經(jīng)閣的根底上修成的,但通盤造園理念則是以抵家境教瑤池為根底。
《幼祇園圖》是錢榖為王世貞所畫《游記圖》冊的第一幅,整幅圖冊達84幅。實質紀錄的是王世貞于萬歷二年(1574)仲春王世貞從故土太倉動身,沿京杭大運河赴北京任職的行程。據(jù)蔣方亭的討論,這幅頁數(shù)“明確是念讓這幅頁數(shù)具有與游記日志相似的效力,即以圖像的局面,來紀錄本身萬歷二年(1574)此次事理特地的官吏行程。”[20]由此見出,此套頁數(shù)首要以紀實效力為主,畫中以王世貞幼祇園為起始,應為如實的描寫。
上海博物館藏有杜瓊(1396-1474)《南村別墅圖》冊,共作十景。南村別墅是元末明初聞名文人陶宗儀(1329-1410后)隱居的場所,陶宗儀本浙江臺州人,中歲移居江蘇松江,正在松江九峰山左近筑南村草堂,并與當時富足聲望的文人多有來往。王蒙、倪瓚皆為其作過《南村圖》。杜瓊依照陶宗儀《南村十景圖詠》的詩文而繪造出十幅頁數(shù)幼景。杜瓊少從陶宗儀游,凡是被視為陶宗儀門生。《南村別墅圖》冊后有杜瓊題跋:
予少游南村先生之門,清風精巧,意會最深,與其子紀南甚相友善。不虞先生作古,忽焉數(shù)載。偶從笥中得《南村別墅十景詠》,吟誦之余,不堪慨慕。聊圖幼景,以識不忘。[21]
該跋作于1443年。是杜瓊正在其師死亡數(shù)年后懷念之作。畫作應作于題跋之前,杜瓊死亡后的某一年。十景分手所繪:竹主居、蕉園、來青軒、闿楊樓、拂鏡亭、羅姑洞、蓼花庵、鶴臺、漁隱以及螺室。個中第6景羅姑洞(圖10)、第8景鶴臺帶有分明的玄教顏色。陶宗儀的南村別墅位于九峰山左近,羅姑洞是別墅內一自然洞窟,這種選址理念擔當了王維、盧鴻與李公麟守舊,然而別墅不是王維奢華的宮殿,而是李公麟所發(fā)起盧鴻的草堂?!傲_姑洞”所題詩文寫道:“煉景返洞宮,保真億萬年。”畫面畫一個雄偉的溶洞,洞內鐘乳石倒懸,陶宗儀面壁室內修煉養(yǎng)心,企望或許像神仙相同永生。室表云氣充足,洞口左側畫有幾株松樹,營造出一派仙道氣味。鶴臺所畫山澗之中凌亂的散布著幾塊石臺,左邊一塊石臺,兩株古松屈曲其上,一只鶴落正在老松之巔,另一只落正在右側石臺上,相向而立。鶴臺此景同樣取道家對鶴崇敬,將其視為永生的仙禽。
高居翰、黃曉等學者所指出,杜瓊這套頁數(shù)自己,正在沈周《東莊圖》冊和文徵明《拙政園圖》冊中都能看到它的影子[22]??侣筛褚灾林赋龆怒偂赌洗鍎e墅圖》與《東莊圖》皆由沈周傳于文徵明,不知何時湮沒人世[23]。同樣,沈周、文徵明所繪園林圖冊中皆有玄教瑤池的景點,也反應出杜瓊頁數(shù)的影響。但必要指出的是,這些別墅興修的看法擔當了自盧鴻、李公麟的偉大守舊。
園中養(yǎng)鶴,并成為一景點這一守舊正在前述陶宗儀南村別墅中鶴臺殊途同歸。只然而吳融東莊別業(yè)將鶴臺改作鶴洞(圖11),興校正在園中上下振衣岡之下,一曲溪水從鶴洞流出,洞口以柵欄圍起來,一只白鶴佇立正在洞口雕欄旁,神氣癡騃。正在標記園中山丘的振衣岡下興修鶴洞,其理念與玄教蓬萊瑤池看法擁有相通之處。玄教蓬萊瑤池皆正在名山之中,其場所凡是正在山腰之下,洞府則標記玄教仙界。吳融鶴洞的興修操縱了振衣岡的高地,興修出人為的洞天瑤池,與顧瑛幼桃源中修造人為洞窟一模一樣,皆反應出正在少山的都會興修私田園林時,模仿洞天的新動向。
付陽華注視到明清園林營造關于玄教洞天的借用,她指出拙政園“別有洞天”、怡園“噓云洞”、瘦西湖“卷石洞天”皆受到玄教主旨的影響[24]。獅子林園中疊石成山的下面也安排為洞窟[25],成為明代江南私田園林興修的一種常用顯露手段。正如計成《園冶》所言:“洞窟躲藏,穿巖徑水;風巒飄渺,漏月招云;莫言世上無仙,斯住世之瀛壺也”。[26]其主意便是是營造出瑤池的意趣。
顧瑛固然將其隱居之處稱作幼桃源,也遍值奇花異木,不乏桃花。惋惜沒有圖像傳世。桃花源最初指的便是洞天,但跟著其后的生長,便成為一種隱居避世的意象。正在繪畫中,有時閃現(xiàn)洞口,大批情形只閃現(xiàn)桃花與溪水來代表。明代中期文徵明(1470-1559)《拙政園三十一景》圖冊所畫拙政園一處景點曰“桃花沜”,其意象恰是取自《桃花源記》洞天段落。文徵明《王氏拙政園記》有閉系描摹:“至是水折而南,夾岸植桃,曰桃花沜?!?已有許多學者做過拙政園光復圖[27],從圖上可知,桃花沜位于整座園林的南邊,滄浪池水的微幼處,與薔薇徑、湘筠塢相連接。文徵明三十一景圖中描摹了池水拐角處,近景松樹、屋舍,一游人盤桓個中,對岸遍植桃林的景致。正在微幼處選用桃花源意象的營造,與《桃花源記》篇目中洞口溪水兩岸植桃樹,擁有殊途同歸之妙。
寄暢園是目前保留完整的一處園林。該園林自明代中期創(chuàng)修今后,四百多年向來保留正在錫山秦氏家族之中,直到1952年秦氏后人捐獻給國度。這座園林不單保留完整,慶幸的是晚明畫家宋懋晉(?-1620后)亦繪有《寄暢園圖》保留完整。園中一大池名曰“錦匯漪”,周邊遍植桃樹,也取桃源瑤池意象。個中一景為“桃花洞”(圖12),畫幅左側聳立巖石,前后桃花開得正艷。一劃子飄正在水面,一兒童正在船頭劃槳。倉內有主客二人正迷戀正在瑤池之中。同冊尚有“縹緲臺”、“振衣岡”等瑤池意象,其造景企圖也取仙山意象,營造出縹緲的瑤池。
細讀《寄暢園圖》,同冊所畫各個景點皆為最具欣賞性的功夫。此冊的居心是將最能反應四季的景點麇集正在一同,所畫桃花正開,所畫梅花正芳,所畫“夕佳”一落日正正在西下,所畫“含貞齋”為雪景。以是,此冊與杜瓊《南村別墅圖》類似,正在于超過季候、功夫等最能表現(xiàn)園林“美景”的氣象性特性。此類園林畫也代表著明代園林繪畫關于“四季”與“美景”的明了。
晚明計成(1582—?)《園冶》(成書于1631)是一本對造園作總結的表面著述。書中多處關于園林造境充滿了對玄教瑤池的顯露。如對屋宇的興修考究“奇亭巧榭,構分紅紫之叢;層閣重樓,迥出云端之上。隱現(xiàn)無量之態(tài),招搖不盡之春。檻生手云,鏡中流水,洗山色之不去,送鶴聲之自來。境仿瀛壺,自然丹青,意盡林泉之癖,笑余園圃之間?!盵28]關于內檐墻壁的裝折有:板壁???,隱出別壺之天下。亭臺影罅,樓閣虛鄰。對門窗的營造也流暴露壺天的道家美學觀,“門窗磨空,造式時裁,不唯屋宇翻新,斯謂林園遵雅。工精雖專瓦作,改變猶正在得人,觸景生奇,含情多致,輕紗環(huán)碧,弱柳窺青。偉石迎人,別有一壺天下;修篁弄影,疑來隔水笙簧?!盵29]關于疊山的央浼:巖、巒、洞、穴之莫窮,澗、壑、坡、磯之儼是;信足疑無別境,舉頭自有蜜意?!俺厣侠砩剑瑘@中第一勝也。若大若幼,更有妙境。就水點其步石,從巔架以飛梁;洞窟躲藏,穿巖徑水;風巒飄渺,漏月招云;莫言世上無仙,斯住世之瀛壺也?!盵30]可見疊山與策劃洞窟常相伴?!袄矶捶ǎ鹉_如造屋,立幾柱著實,掇玲瓏如窗門透亮,及理上,見前理巖法,合湊收頂,加條石替之,斯千古不朽也。洞寬丈余,可設集者,自古鮮矣!上或堆土植樹,或作臺,或置亭屋,合宜可也?!盵31]洞寬丈余,可能雅集,宛如《草堂十志》“洞玄室”一景,洞中高士正在雅集講玄。這種洞中雅集正在李公麟《龍眠山莊圖》、王蒙《芝蘭室圖》皆可見到。也可能看出圖像對園林興修的影響。
將園林比作遠離凡間叫喊的洞天或壺天,實為文人士大夫理念的隱居之地。正在園林景觀的營造,表現(xiàn)玄教瑤池的“海上仙山”、“洞天”以及“桃花源”等往往成為造園的意象,以至正在晚明計成《園冶》中成為造園表面的首要支柱。造園者通常因地造宜,憑據(jù)這些意象興修出人世瑤池,成為園林中的名勝。但正在園林繪畫中,并非統(tǒng)統(tǒng)依照園林的實景繪造而來,有相當一個其余園林瑤池繪畫源于以往圖式,或對圖式的改造。別的,關于桃花源的顯露,也往往畫出桃花正開的季候,從而表現(xiàn)出“景”的寓意來。
園林繪畫只是繪畫中一個較幼多的類型。然而,正在汗青的長河中卻飾演了特地有代價的腳色。自從王維的《輞川圖》、盧鴻《草堂十志圖》問世今后,退隱的士大夫皆念具有像輞川、草堂相同的屬于本身的園林。董其昌不無深入地指出園林與繪畫之間的聯(lián)系:“公之園可畫,而余家之畫可園”。園林易毀,而藝術永存。宋代自此的文人多有通過園林繪畫而興修屬于本身的桃源瑤池。具有了本身的私田園林,文士請名畫家再次繪造私田園林,其背后的邏輯平淡是顯示本身的文明品位,這正表現(xiàn)出晚明士人階級中流通的園林像山川相同天然,從而到場了人文景觀的要素[32],擁有了如畫的意趣。而如許繪造的主意可能惹起園主將園林繪畫置身于輞川、草堂或龍眠山莊的序列之中,成為一種身份或階級的標記。
[19] 指萬歷八年(1580),王世貞與王錫爵同入道,拜曇陽子為師,退居曇陽觀中,發(fā)動一批文人信道。見沈德符:《萬歷野獲編》卷二十一《假曇陽》,第549頁。又見講晟廣:《一件偽作緣何更改汗青——從蓬萊仙奕圖看明代中后期江南文人的玄教信心》,《國度博物館館刊》,2018第3期,第119頁。洞天尋隱·學林紀丨明代園林繪畫中的洞天與桃花源